第一步:获取信息
摄影或许受到新兴藏家的青睐,但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是不清楚自己得到的是什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摄影作品保管员诺拉·肯尼迪(Nora Kennedy)告诫道。

“大的当代彩色摄影作品经常被以架上绘画的方法照料,这是不对的,”她说。“大部分使用染料作为显色剂的照片都会有与生俱来的不稳定性质,无论在光照下还是在暗室中。这倒不是说几周或几个月颜色就褪了,然而这意味着你需要更多地留意如何将【它们】保存到将来。”
所以在购买之前,要获得所有可能的作品信息。卖方会有这些详情:作品类型是染料照片、喷墨打印还是别的,材料厂商,作品保养需要的条件,以及研究这些参数的专家的名字。
为使你的研究更加充分,肯尼迪建议直接踏访其出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同样会向艺术家询问对保养其作品的看法,”她说。“这方面的信息在短期内会很有用,而对作品的长期保养也会很重要,能伴随作品一起走到将来。”
第二步:寻找明智的储藏方法
“储藏设备和储藏环境真的很重要,”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达夫纳说。“凉爽和干燥是最佳条件”
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有特殊的摄影作品控温储藏室(现代艺术博物馆有一间温度50华氏度、相对湿度40%的“冷室”和一间温度32-34华氏度、相对湿度35%的“冷室”)。
“显然,冷藏还不是许多私人藏家的选择,”肯尼迪说。“但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人采用这种办法,就像现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都采用了这种办法。”
她建议相形之下,也可以委托外界专业储藏设备(但将你的艺术品送出去之前,向他们要一份至少一年来的温度和湿度记录,核查并确认其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
但对于愿意将作品在家中保管的藏家,达夫纳还提供了其他选择。“温度方面,尽你所能降低。要是你只能用空调给一间屋子降温,当然也会比室温好。”千万别把作品放在会潮湿和发霉的地方,比如地下室,她告诫道。
藏家应该寻找那些通过摄影活性试验(photographic activity test (PAT))的作品,仍有疑惑的话,可以向档案库的专家讨教。
第三步:节制用光
很多藏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时间都将作品储藏着——毕竟,拥有它们的一半快乐来自将它们展示。但是摄影作品越多接触光就坏得越快。
“他们对光很敏感,并且久而久之就会变质,千万不能拿着到处炫耀,”达夫纳说。“光线直射是摄影作品的丧钟。”
为了减小褪色和颜色的变化,需要确保摄影作品装框时带有紫外线过滤树脂玻璃,展示时用低度光,并轮换展示你的藏品。
“博物馆每三到四个月就会换一批作品展示,”肯尼迪说。“紫外线过滤很重要,但记住各种波长的光对彩色照片都有破坏作用。虽然色彩在强光照射条件下视觉效果最好,但久而久之也会具有最大的破坏性。当然还有明显的一点:永远避免阳光直射。
第四步:不要自己动手
你或许自己动手为那些家庭生活照装框装得挺漂亮,但对艺术摄影作品来说,装裱最好还是交给专家来做,达夫纳解释道。
电话咨询博物馆的保管部他们用什么相框,如果他们没有适合家用的相框,他们能推荐一些这方面的达人。作品经营者的建议也同样值得参考。
第五步:阻止损坏
如果最坏的事发生了——摄影作品潮湿、发霉或产生划痕——别慌。相反,与摄影保管员取得联系并把这个棘手的修复工作交给专家。
但行动要快,肯尼迪告诫道。 “照片由纸和胶组成,这都是很容易生霉菌和真菌的材料。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变坏,也没什么修复的办法了。”
如果你不认识保管员,请与美国保管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联系,他们有在线咨询服务:http://aic.stanford.edu/
第六步:整合资源
除美国保管协会(AIC)之外,以下机构提供最新的建议和保养指导,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和专家著作的讯息。
影像持久性能研究会(Image Permanence Institute)
艺术与古物保存中心(Conservation Center for Art and Historic Artifacts)
东北文件保存中心(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vation 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