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开始—余乐恩个展”海报
“从泥开始——余乐恩个展”将于12月20日在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赵玄晔策划,展出艺术家余乐恩2015这一年内创作的作品。参展艺术家除余乐恩外,还邀请了艺术家朋友耿雪、赵强、马一鹰、文祥、姜晓燕、刘昌亮、刘晓阳、帕拉珀达斯(印度)、阮包端(越南)、穆特鲁•巴斯卡亚等来助展。
策展人赵玄晔在前言中这样写道:余乐恩的陶瓷艺术让初见者记忆犹新,与之交谈,更加深了这种认识。从泥开始,是余乐恩一直坚持的思考和创作理念,没有高深的文学或哲学内涵,简单明了,它表达了艺术之路的原点,也从另一方面暗示对此原点的往复关照。余乐恩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对泥的认识,或者说对材料的认识日益超越了一般人;并乐此不疲、不辞繁缛地实践和创造。
对陶瓷的理解,现在很多人却脱离了对泥的认识,这是余乐恩一直反对的。而他,则始终从泥出发,不管是创意陶瓷产品,还是创造陶艺作品,还不得不提及在期间创造出奇异景观的水墨艺术,都显示了余乐恩对材料持久往复的关注和深入的探究、尝试,这与当下陶瓷艺术过分追求表面的视觉效果潮流形成本质的差异。但余乐恩陶瓷作品中所呈现的富有张力的视觉“画面”,显然不是出于单纯视觉的享受,它是自然而然出现的。
构思或创作中,余乐恩并不是要预想某个效果,并依此“幻象”反复尝试,一朝所得,便不舍不弃;相反,他的出发点是泥,他的落脚点也同样是泥,从这里看,“结果”显然并不包含在作品构思和创作的范畴中。将“开始”与“结果”隔断的唯一冲动和欲望,是艺术家那无功利之心和诚敬的艺术观,无所拘亦无所束,无所寻亦无所求,自然状态的开始和“收工”,造就了天人合一的独特艺术。可以说,这真实地打开了陶瓷艺术创作的心门,同时也将陶瓷“放回”了它的“属地”。
但,放回不是放弃,而是可以再一次地接近和重新认识。余乐恩的所有系列作品,不仅呈现了艺术视觉上的丰富多彩,在此平面的或立体的、泥素的或釉彩的背后,实则是泥在陶瓷所呈现的本质内涵——东方的美学。这是余乐恩从泥开始,并止于泥的新的表达。“东方建筑的皮肤”是系列作品之一,从泥开始的创作理念,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得到最鲜明直白地展示,它是泥在场的显现和火不在场的退却;甚至,艺术家本人的痕迹都毫无保留,而完全让给位给了泥本身。可以说,它不仅能够作为余乐恩陶瓷艺术的代言,更能够为当代陶瓷美学做进一步阐释和补充。
余乐恩个展作品(一)
余乐恩个展作品(二)
余乐恩个展作品(三)
余乐恩简历:
余乐恩,定居北京的景德镇艺术家。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
99年开始从事公共环境陶瓷艺术,与著名建筑师贝聿铭lech Ming Pei、托马斯Thomas Heath Erick 等有过合作,国内外工程案例:北京海淀公园、日本成田机场、美国迈阿密广场、法国巴黎新区市政、及诸多酒店等公共环境空间。
近年来“从泥开始”从事艺术创作,主要作品:大型场景陶瓷艺术《群》、雕塑《生于烈焰》、装置《行》,以及用独创的《绞板》和《斫泥》工艺创作的绘画和建筑空间作品等。
2014年拍摄的工作短片《从泥开始》在腾讯、优酷等视频网站上点播近千万次;
2015年1月在九江美术馆举办《生于烈焰--余乐恩陶瓷艺术个展》;
2015年10月在北京紫禁城太庙参加北京(国际)火木节《世界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 》;
2015年11月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从泥开始--余乐恩陶瓷艺术个展》。
|